登录

企业如何让制度发挥作用,用制度改善管理?

2017-7-28 10:16| 发布者: root| 查看: 3383| 评论: 0

摘要: 制度形同虚设已经开始向中小企业漫延,我在课堂上常常听到这样的诉求:我们企业不是没有制度,也不是没有流程,就是执行不下去。原因何在?有没有好的方法彻底改变这一局面?企业成长了,需要规范,需要订制度、需要理流程,但制度、流程是不会主动帮你管理的,就像机器、设备可以生产产品,如果没有人来操作,机器设备是不会主动生产任何产品的。机器设备是生产的工具,制度流程是管理的工具。工具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。 ...

制度形同虚设已经开始向中小企业漫延,我在课堂上常常听到这样的诉求:我们企业不是没有制度,也不是没有流程,就是执行不下去。原因何在?有没有好的方法彻底改变这一局面?

企业成长了,需要规范,需要订制度、需要理流程,但制度、流程是不会主动帮你管理的,就像机器、设备可以生产产品,如果没有人来操作,机器设备是不会主动生产任何产品的。机器设备是生产的工具,制度流程是管理的工具。工具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使用它的人。有机器设备,不一定就有产品;有制度流程,不等于就有管理!

制度不等于管理。企业管理人员必须矫正过去错误的观念。

然而非常遗憾的是,持“有了制度就有管理”错误观点的却大有人在!制度健全的企业看来在管理上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,可是为什么没有收到成效呢?可能还是急功近利了一点。一是负责人心态:规章制度健全了,企业管理终于走上正轨了,我也可以喘口气了。二是干部心态:这下好了,不需要我天天盯住下属、处处得罪人了,员工都按制度执行就好办了。

从没有制度到有制度,的确是管理的进步,但那种认为有了制度就可以放手不管、放心睡觉的心态是万万不行的。世界上没有一本万利的买卖,也没有一劳永逸的管理。妄想在管理上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。

好的管理在于将好的制度、好的流程持之以恒地贯彻执行

科学、合理、有效的制度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有效手段,也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。所以企业制度不在于多,在于科学、规范,在于能够被更好地遵守执行。衡量的标准有四点:

一是制订制度是否有明确标准;

二是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;

三是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;

四是与上级要求是否合拍。

举个例子说明:假设三个人要分一块金币,如果由第一个人切金币并且又先挑金币,尽管你对切金币的人进行反复的思想道德教育,也很难保证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。如果我们从制度上这样规定,可以由你第一个切分金币,但是必须让其他两个人先挑。制度稍作调整,结果会怎样?他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尽量做到平均,因为一旦分得不均,吃亏的是他自己。检讨一下我们的工作方法,往往就像第一种分币法,热衷于把精力过多地放在空洞的说教和作指示上,对制度本身的缺陷却关注甚少,而这恰恰是制度难以真正落实的重要原因。

执行制度必须与员工利益挂钩。即遵守者受到激励,违背者受到惩处。制度遭到破坏,流程不被执行,根源何在?回答往往是老板或企业负责人。制度不是手电筒,不能只照别人不照自己。制度是约束企业全体成员的,不是只约束员工,不约束老板或企业负责人。制度、流程能否起作用,关键在于企业负责人。好习惯养成难,坏习惯改掉难。管理其实就是培养员工的好习惯,克服员工的坏习惯。

让制度发挥作用,用制度改善管理,企业必须建立三个观念,并切实做到:

1、制度不等于管理,执行制度才是管理;

2、制度易于执行的关键是与员工利益挂钩;

3、制度必须有专人管理。

没有专人负责等于无人负责

不少企业好不容易订了制度,往墙上张贴就算“大功告成”,被风一吹就算正式作废。总之,企业制度出台即意味作废的现象必须终结。

科学、合理、有效的制度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最有效手段,也是管理的最有效手段。所以企业制度不在于多,在于科学、规范,在于能够被更好地遵守执行。衡量的标准有四点:

一是制订制度是否有明确标准;

二是制度是否具有实用性;

三是制度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;

四是与上级要求是否合拍。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
返回顶部